2.29.2008

電影雜記

mn自從電視劇「1リットルの涙」意外走紅後,日本本土不論是電視、電影掀起了一片重病也就是難治之病風潮以博取觀眾的同情。產量數量多到令人厭煩的程度,每部的劇情核心就是告訴你這孩子得了不治之病、只剩多少天的性命,而不同的只是主角如何走完人生剩下的路程或觀眾從開始到最後一刻一直祈禱奇蹟發生來個大逆轉。年初看了某類評論節目感慨深切,日本某知名電影評論家(註1)提到了幾個2007的個人重點回顧。

去年熱門的行動電話小說「恋空」終於改編為電影上映,這部觀眾層主要是鎖定年輕族群,希望能引起青少年族群們的共鳴,以結果來看算是成功的一部。當然資深的電影評論家壓根都不這麼認為,他指出近年日本電影文化水準一直往下落,恋空是在行動電話上連載的作品,作品本身需要先平易近人,換而言之故事必須寫的簡單易懂吸引大家持續看下去。恋空主要是以女高中生的角度出發來描述、鋪陳這部小說,能引起同年齡代共鳴、感動的話題,例如朋友得了不治之症死去或遭到暴行掙扎要不要生下小孩等類似這樣的情節,女高中生看完感想都是「超~感動的」(諷刺意味濃厚)。評論家的眼中認為這些高中生目光太狹隘,如果這些看了都很感動那乾脆大家都得個病就感動的沒完了。再者這類戲劇、電影幾乎都是以得了癌症等不治之症收尾搏眼淚。其他在場來賓也很捧場,在旁邊冷冷地說:「日本的醫療技術真的退步了。(引來一陣大笑)」

同樣是去年熱門續作「ALWAYS 続・三丁目の夕日」,這部主要是用現代進步的CG技術來重現昭和30年代(1955-1965)東京郊外的故事。評論家表示因這部電影有帶起了些許復古風潮。他不滿的依然還是故事情節,覺得一些所謂感動的場面一點也不感人,是為了哭而哭過於矯情,活像是人偶劇一般。

同去年辛普森家庭電影版上映了,但原電視版的配音員全被換角,換成知名演藝人員。片商這樣做完全沒有考慮到原電視固定收視族群的感受,也一點不尊重受過專業訓練專業的聲優們,最後跟討論內容完全無關的吉普力也被拖下水,因為在日本啟用知名藝人為配音員的始作俑者正是吉普力工作室的作品。

電影水準低落評論家也認為導演要負很大的責任,一部電影任何決策一定都會要通過導演的同意才能進行,導演掌握了拍攝全權。他個人覺得現在部分電影導演打從心中根本就對電影沒興趣,會當導演的主因是收入可觀,結果便造就一堆可有可無、沒有意義的作品產生。


媒體推波助瀾的力量不容小覷,在日本這種國家,很多電視節目都沒辦法在全國每一個地區播出,相對全國性播出的節目便顯得十分有宣傳效果。去年恋空上映前後,電視打開娛樂節目幾乎都可以看到新垣結衣的身影,當然是宣傳電影,也看得出來上遍各節目的她顯得十分疲憊、回答沒什麼精神,完全感覺不到19歲應有的活力。

註1:考慮了很久是否要公開評論家的姓名,雖然上的是公開的大眾媒體,不過強烈批判、責難還是認為非公開會較為適當,同時轉述內容稍微修正柔化。

0 件のコメント: